近日,荔枝新闻中心《政风热线》(热线)接到民营企业家反映,他经盐城市大丰区草庙镇招商引资,在当地的静脉产业园投资多万元建设了一座污水处理厂。多年来,污水处理厂几乎“滴水未进”,园区的污水去哪了呢?
徐先生是工业废水处理领域的专业人士,在苏州有公司,主要做工业废水处理和环保技术研发。2020年,经盐城市大丰区草庙镇政府招商引资,徐先生与当地签订合作协议,投资4000多万元在大丰区静脉产业园建设了一座污水处理厂。
项目自2020年启动,历经环评、设计与施工,于2021年底建成,2022年4月通过环保验收,取得排污许可证。
“根据我们的测算与统计,大丰区静脉产业园每天产生的污水量至少有1000-2000吨,但我们的污水处理厂建成以来,这些污水一滴都没有进到我们的污水处理厂。如果这些污水直排环境,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言而喻。”徐先生表示。
据了解,盐城市大丰区静脉产业园紧邻直通黄海的川东港和盐城黄海湿地,目前有十几家企业,主要从事垃圾回收和资源化再利用。园区内的塑料粒子生产、造纸、畜禽养殖粪污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等相关企业会产生污水。
一方面,部分园区工业企业源源不断在产生污水,另一方面,建好的污水处理厂却停摆闲置。在记者采访期间,园区附近的川东闸水质监测PH值(酸碱度)一度达到9。园区的这些污水是否存在偷排风险?
2025年7月8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走进《政风热线·我来帮你问厅长》全媒体直播节目,现场连线了盐城市大丰生态环境局局长王亚云。他介绍,“大丰静脉产业园目前有11家企业,其中有5家企业的污水是进行回用,两家企业建成之后一直未投产,两家企业停产,还有两家企业每天产生30吨左右(污水),是通过槽罐车运到周边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而对于周边河流PH值呈碱性的问题,他表示“主要原因是近期农田退水影响。”
对于园区污水处理厂建成即荒废的情况,他表示,主要是因为园区的污水量很有限,达不到污水处理厂的生产条件。“我们会同园区积极把污水处理厂进行盘活。”
既然园区日均污水量仅30吨左右,那么,当初招商引资邀请徐先生前来建设污水处理厂,测算、设计和审批的处理量为何定在3000吨?对此,大丰区草庙镇镇长董识君表示,是“超前建设了”,政府正考虑引进新的投资人,对该污水处理厂进行降标改造——“一开始在设计的时候,就觉得有几个用水量比较大的企业,本来是要要落地的,后来没能落地,所以规模就稍微超前了一点。”
此外,当初在徐先生与草庙镇签订的投资协议中,双方明确约定,政府按一期建设规模(3000吨/天)80%保底水量,给予10元/吨的缺口补贴。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就该污水处理厂的投资运营、补贴兑现等问题,徐先生正在与当地政府打官司。
投资纠纷短期内难处理,但园区的污水处理问题,却不容一拖再拖。记者采访过程中发现,实际上园区企业也很期待污水处理厂能实际运转起来,降低他们的污水处理成本。
“如果说能采取园区污水统一接管、纳管的话,我们这个污水处理费用相对而言肯定要少一些。我们也能少费很多精力去管理这个事情。”园区某生产企业负责人宗先生说。
对于目前盐城市大丰区静脉产业园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执法监督局副局长陶得奖在节目现场回应表示,“我们希望盐城大丰生态环境局对园区的企业废水排放进行全面的调查核实,把污水的去向了解清楚。其次,要对非法排污企业进行严厉打击。必要时,省厅可以直接提级督办,争取把园区的污水处理问题解决好。”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党组成员王燕枫在现场也提出要求——“请盐城市生态环境局来牵头,一个星期之内对这11家企业进行全面的摸排,拿出一份比较有分量的报告,来说清楚污水去哪儿的问题。”
同时,他表示,园区的污水处理厂作为园区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要有一定的前瞻性、超前性,“这个污水处理厂不能关掉,园区管委会要给予一定的资金托底,保障污水处理厂的生存。”